近期,核电控股秦山核电三厂2号重水堆机组入堆,开始商用堆生产碳-14同位素. 预计在2024年,该同位素将开始供应市场,以满足国内需求。此次商用堆生产碳-14同位素里程碑事件意味着我国核医学领域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外,我国还于2021年发布了《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发布纲领文件. 该规划实施推动了核医学领域快速发展,建立了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核医学管理系统加快了放新药和高端诊疗设备研发,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满足益增长健康需求.
核医学是将核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一门学科,与人们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 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学科交叉应用,是核技术应用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核医学利用放同位素或加速器产生线束进行诊断和治疗. 放同位素及核辐不仅可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还可应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研究、药物活测定、药物分析和中药辐灭菌等方面.
核医学主要有两个方面应用:核医学成像和核素内照治疗. 核医学成像包括单光子发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正电子发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核医学管理系统这些成像技术可以在不对人体造成创伤情况下获取组织或器官分子水平,是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重要手段. 核素内照治疗则是利用放同位素产生α、β、γ线及其它辐对疾病进行治疗。
在中核集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加紧调试一台紧凑型强流回旋加速器,该装备将可用于硼中子俘获(BNCT)癌症治疗。这项技术可以治疗头颈癌、黑素瘤、骨肉瘤、癌等疾病,还可以生产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等放同位素药物,用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 这一装备使用可以实现多种能,有望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形成产业化规模,核医学管理系统并降低治疗成,让更多人受益于核科学技术.
同时,在总医院核医学科,正电子发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PET/CT)正在运行. 该设备可以在患者注示踪剂约1小时后进行,全程扫描只需15-20分钟,患者只需要等待3个工作就可以拿到报告. 随着核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不断扩展,核医学与人们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
总之,核医学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在核医学领域取得突破和进展,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和高效手段。相信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核医学在未来将会发展得更加成熟和广泛应用. 。